我視你為夢校,你卻把我當備胎

閱讀:24850
分享: 
雖然凡事無絕對,但是有的學校會保持一貫的高冷作風。這個時候,如果被 waitlist 了,那就大方地說拜拜,至少不用操那份心了,“死也死得痛快!”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7 年的最后一個月不僅是申請的最后沖刺階段,也是 2018 fall 第一批 offer 的收獲期,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同學將收到以 “Congratulations!”開頭的郵件!

但是如果收到的郵件是以“Thank you for your application……”開頭也不要泄氣,或許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你不是被拒,而是被 waitlist 了。

這個時候不要一下子心灰意冷了,因為至少這意味著你的申請已經(jīng)入了招生官的法眼!除了暗自許愿之前已經(jīng)收到 offer 的人可以盡早放棄之外,其實你能做的還有更多。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個“備胎”應(yīng)該具備哪些自我修養(yǎng):

  • waitlist 的本質(zhì)是什么?
  • 為什么會被 waitlist?
  • 被 witlist 了應(yīng)該如何增加錄取機會?
  • 哪些學校錄取率高,哪些學校應(yīng)該直接放棄?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萬一被申請學校發(fā)了“好人卡”,如何抓住自己的機會,成功上位吧!

什么是 waitlist ?

waitlist 其實是推遲宣布錄取結(jié)果的一種方式,無外乎兩種結(jié)果,一種轉(zhuǎn)正,一種被拒,如果不幸被目標院校 waitlist 了,我們最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就是這兩種結(jié)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為什么會被 waitlist?

1.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都設(shè)置了 waitlist ,因為這和學校的排名息息相關(guān)!真的沒有騙你,很多的排名都將 yield rate(實際入學率) 作為一項評分標準。為了這個數(shù)字好看一點,一些學校甚至將所謂 overqualify 的同學們給 waitlist 了,因為學??赡苡X得自己被當做是保底學校,發(fā)了 offer 也不一定會來,但是顯然,越好的學校就越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2.還有一些比較”心軟“的學校,會覺得直接發(fā)拒信太傷感情了,所以把 waitlist 當做一種婉拒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 ”courtesy waitlist“,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反省自己的 package 里面到底是哪一部分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其次要知道,有些學校不值得你為它傷心,因為他們從來不從這個名單里招人。

3.最后一種情況是大家最應(yīng)該引起注意的,那就是學校覺得你只是差點兒意思,本身沒有什么大的 bug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還“愛”這個學校,那你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不要輕言放棄,表現(xiàn)得好說不定就會被夢校“一鍵激活”!具體怎么做,我們看下一部分。

被waitlist了怎么辦?

1第一步:深思熟慮后答復學校

首先,一定要回復學校一封“Thank you letter“,表示感謝的同時,表達出愿意被放在 waitlist 中,然后等待學校最后的 decision。

小貼士:完成這一步,學校才會在這個名單里為你保留一席之地,也不會因為這個操作讓你交保證金。但是要知道,有招生官做過統(tǒng)計,大概只有 10% 的同學最終會“轉(zhuǎn)正”,你也要權(quán)衡這所學校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否值得再去承擔壓力并付出精力,普林斯頓大學就表示過,不作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2第二步:“短而精,有分量”的 argue

如果決定要向這個學校發(fā)起最后的“總攻”了,那你就需要再次審查自己的申請條件和學校錄取要求的匹配度。這個時候可以去復查一下往年錄取的學生的條件,看看錄取的人和自己的現(xiàn)有的條件差在什么地方。找到不足的地方之后,跟學校回復郵件,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比如,往年的學生錄取的平均 GPA 是 3.8,而自己的 GPA 只有 3.7??梢越忉屢幌抡f自己還有專業(yè)課沒有考試,會提交更好的學業(yè)成績。同時強調(diào)自己的強勢在其他部分,比如 GRE 比較高等等。

如果學校要求申請者最好學習過某些計算機類的課程,如 R, Python 等等,那么可以跟學校表述自己正在上網(wǎng)課,專門地學習這些技能,會有相關(guān)的 certificate 來證明。

小貼士:相關(guān)的錄取條件可以在官網(wǎng)輸入關(guān)鍵詞“class profile”進行查詢,但一般只有文商科會公布往年的錄取情況,理工科的同學就盡量問問熟人擴大樣本容量吧。

3第三步:找到你的“fit”點

再次說明自己和這個項目的契合,對這個項目和學院有任何新的貢獻等等。這個時候的說明應(yīng)該更加深刻,而不僅僅是在 why school 部分寫過的東西。雖然很多學校都會說,被放在 waitlist 中的申請者是不會有任何的排序的,但是,還是多跟學校進行溝通,讓招生官或者小秘不斷了解到這段期間你的進步,等到后續(xù)補錄的時候,印象更為深刻的申請者肯定會占有更多的優(yōu)勢了。

小貼士:很多學校并沒有這個排名列表,賓大、卡耐基梅隆這樣的學校會公布名單,但不會公布排序規(guī)則,因為各個學校辦學理念和招生目標都不盡相同。但如果你是體育達人或者在器樂方面有一技之長,也可以表示一下,說不定學校的校隊或樂隊正缺一個這樣的人才。

最應(yīng)該注意的兩種學校

關(guān)于每個大學的 waitlist 錄取率可以在官網(wǎng)的 common data set 里面進行查詢,但是由于每年的錄取局勢變幻莫測,往年的數(shù)據(jù)也只是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因為有的時候第一年它把名單上的人全部錄完,然而第二年卻一個都沒有錄過( UC Berkeley 就干過這個事情)。以下的列表也是之前的網(wǎng)站做過的統(tǒng)計,僅供參考。
曾經(jīng)最可能從 waitlist 收獲 offer 的學校


(數(shù)據(jù)來源自 U.S. News 統(tǒng)計的 2015 年 fall 錄取情況)

從每個學校的“備胎”和成功轉(zhuǎn)正的“求愛者”數(shù)量上來看,每個學校的“花心程度”有所不同,因為學校到底如何錄取,真的像女孩的心思一樣難猜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有自己一定會被錄取的迷之自信,先不說這些人里面的國際生比例占多少,被 waitlist 的多是常規(guī)申請的學生,正常三月就會出結(jié)果,而 waitlist 名單里的至少要拖到五月份才會放榜,此時,定金繳納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那些曾經(jīng)轉(zhuǎn)正幾率為 0 的學校


(數(shù)據(jù)來源自 U.S. News 統(tǒng)計的 2016 年 fall 錄取情況)
雖然凡事無絕對,但是有的學校會保持一貫的高冷作風。這個時候,如果被 waitlist 了,那就大方地說拜拜,至少不用操那份心了,“死也死得痛快!”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