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歷程分享:二類本科成功沖擊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閱讀:17066
分享: 

S同學,二類本科的應屆生背景成功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剛開始準備出國的時候,心想假如哥大真得錄取我,自己一定會興奮地跳腳,但是當這一天真得到來,心情反而很平靜。大概是之前經歷了太多緊張焦慮的極限狀態(tài)了吧。

回想起來,整個申請過程就像是火箭升空的過程。在準備留學的階段,身旁不斷有同學放棄,就像火箭脫節(jié)一樣,越到最后剩的人越少。最初學習GRE、TOEFL,有的同學被磚頭一樣的紅寶書嚇得知難而退,在圖書館沒坐鎮(zhèn)幾天就斷言自己“不是這塊料”,草草地結束準備工作;有的是GRE、TOEFL輔導班上了、考試也都考了,結果成績不盡如人意便放棄了,之前的投資也打水漂了;還有的考試考了個不錯的分數,連中介都找好了、錢也交上了,但卻因為眼前有保研的機會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直到看見身邊堅持下來的同學申到了海外名校又大呼當初“不該湊合”。

我想我能拿到哥大的申請,最重要的也還是“堅持”這兩個字。說我的背景條件,在千軍萬馬涌出國門的局勢下,其實并不十分突出:雖然是985、211學校,但學校確實沒什么名氣,從綜合排名上看也屬于二流學校;GPA3.5,也不是什么高分,班里排名也只是介于前10%-20%之間;托福107,GRE1300+,也就是夠用的水平;無牛推,也沒有什么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的經歷。以前看著別人分享的介紹大牛的帖子,我也會覺得壓力山大。之前一個給我寫推薦信的老師說:像你這種,好學校當然可以試試,但不能抱太大希望,美國前20的學校還是非常挑剔的。

當我看到身邊的同學早早退出申請行列,找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簽了,或者保送了研究生,我也會覺得孤軍奮戰(zhàn)的自己很孤獨;別人看到我天天抱著寫著“上全美前20的大學”的日歷、上自習上到寢室樓門都鎖了,偶爾也會小小地嘲笑:你這么賣命,真就能有結果嗎?很慶幸,我的堅持,終于證明了我自己。

我從小作文很好,中學得過全國寫作競賽一等獎,還參加過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高考的時候雖然數學考得不好,但還是考了全市文科第二名,因為堅持讀中文所以選了現在的學校。上了大學,很多同學早早制定保研計劃,從大一就拼命背書、跟老師“套磁”、選容易得高分的課,或者上了大學參加學生會、校團委之類能給自己增加“實際利益”的工作。我卻將大一、大二的時間和主要精力都獻給了一個志愿服務社團。大一、大二的寒、暑假我都參加了下鄉(xiāng),冬天的時候村里很冷,膝蓋凍得彎不了,蹲下的時候一只腿都得伸直,睡覺的時候套兩層襪子都嫌冷;夏天被不知名的小蟲子叮得渾身起膿包,腳踝腫得小拳頭一樣高還堅持走十幾公里的山路。第一次下鄉(xiāng)我是調研組的組員,第二次就變成了調研組組長,帶著組員調查了“天仙配”傳說的起源地、還有《關雎》中“河之洲”的原型,這份調研報告幫助我們下鄉(xiāng)隊獲得了首都高校優(yōu)秀實踐隊的稱號。這個經歷被我用在了PS的開頭,把它作為我申請東亞系的一個起由來闡述,后來一個幫我修改PS的斯坦福歷史博士說我的開頭很能感染人。也是這次下鄉(xiāng),我結識了一位隊友,后來她推薦我進入了一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的團隊,我們的論文成果得到發(fā)表,課題也順利通過。這算是我大學期間最主要的一次研究經歷了。后來我想,有人說往往一個功利目標明確的人抵不上一個想過精彩人生的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大二我成了這個社團的執(zhí)行會長,我在我的家鄉(xiāng)開辟了一個下鄉(xiāng)點,大二寒暑假組織了兩次下鄉(xiāng),將志愿精神帶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一次下鄉(xiāng)宣講會后,有師妹激動地給我發(fā)短信:“師姐,很佩服你帶隊伍回自己家鄉(xiāng)的勇氣,將來我也要帶一支志愿隊伍回自己的家鄉(xiāng)”。我還爭取到了當地團市委的支持,在下鄉(xiāng)的小學合建“希望書屋”,這個消息得到了省媒體的報道。有社團的前輩給我留言:想不到我們以前的夢想,被你一個小丫頭實現了。我同樣游說了陜西的一個團委為社團另一支下鄉(xiāng)隊提供了全程支持。其實爭取合作并不太難,關鍵是能不能邁出這一步。身邊很多同學之前不敢嘗試申請留學,覺得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包括很多學姐也問我:你選東亞文化是不是因為之前有人成功過呀?其實我當時真沒有想過踩著前人的石頭過河。大家看到我順利拿到錄取,又紛紛萌生了要出去的想法,但我想,勇于做第一個試水的人,才是取得突破的關鍵。

大三退出社團后,我才開始認真地思考未來的選擇。在讀研、留學和工作三者之間,我本能反應就是留學對我最有吸引力,于是我開始打聽留學的事。記得大一的時候跟社團同學聊天,高考失利的自己不服氣,跟同學說自己將來想去哥大讀傳媒,后來忙社團這個事就再沒仔細想過,沒想到三年后自己真得拿到了哥大的錄取,不過是通過另一個專業(yè)接近。剛確定留學的時候,我熱衷于在網上翻一些經驗帖、或者四處蹭留學講座,但是覺得收效甚微。那些分享都非?;\統(tǒng),而且有點夸大其詞的嫌疑。我覺得太浪費時間,心想先把語言關過了總不會錯吧,就報了一個GRE的強化班,而且是自己生日那天開班,迷信地想圖個吉利(真是不好意思,其實我去雍和宮拜佛也拜得蠻勤的,而且哪個殿里的喇嘛哥哥比較英俊迷人我都熟哦~)聽說GRE比托福難,心想先把難得啃下來。上課的時候簡直一頭霧水,老師講的內容完全跟不上,畢竟大學前兩年英語都荒廢了,四六級還是靠吃高中老本兒過得,真題都沒正經八百做過一套。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一下午只能做兩篇閱讀,還是對半錯。那時候自信心很受打擊。但是不論花多長時間,我都堅持在做完題后,把原文每一句話的結構、每一段的結構和整個篇章結構搞清楚,(邏輯結構是GRE閱讀的考察重點),并且把考點所在的句子用高光筆畫出來,研究題目是怎么出的,久而久之,思路也會順著ETS的出題邏輯走。堅持了一個月后,我基本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把閱讀做完,并且達到短閱讀不錯、長閱讀錯誤控制在兩個以內。直到正式考試那天,我的閱讀只做了20個section,大黃本一半都不到。因為覺得準備得不充分考前還緊張到失眠(很糗的經歷)。但是成績出來,我的成績比做了好幾遍的同學要理想,我想就是用正確的方法來做題吧。作文也是如此,搞清楚ETS喜歡什么樣的作文,準備起來就得心應手了。至于單詞,我真得沒什么好建議,因為我到現在也沒能把紅寶書掌握(很慚愧,我就是那種靠閱讀活著的人。)GRE拿下后,準備了一下聽力,托福松松地就過了,這個確實要簡單得多。功夫不負有心人吧,我現在靠閱讀滿分的成績在新東方當兼職的托福閱讀老師,鍛煉自己的同時順便攢點房租。

確定出國后,還有一件事就是提高GPA。因為大一大二一心撲在社團上,我并沒有太關心成績的事,每學年也只拿個二等獎學金。我開始認認真真地查資料、寫論文,經常因為構思論文框架而三點才睡。努力沒白費,我那一年最低分也將近90分。現在想想真不敢相信,大三這一年,我準備并考了GRE、托福,完成了我的學年論文,完成了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完成了三篇課程論文并都得到90分以上的分數,發(fā)了3篇論文,還順帶在新東方做了助教。我曾經在考完GRE的第二天連續(xù)奮戰(zhàn)了28個小時,完成了學年論文初稿?,F在想想,真不知當時視死如歸的勁頭是從哪冒出來的。后來身邊的同學也被我感染,把上自習看作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呢!

前期準備都弄好后,下一步就是申請了。首先是篩選學校。熱門的專業(yè)都有專業(yè)排名或者選校名單可供參考,東亞系因為是冷門專業(yè),所以能借鑒的資料少而又少。我根據自己的硬件,把選校范圍定在前50,然后一個個地上學校官網,看有沒有這個專業(yè)、查導師資料、查所需申請材料、申請要求,把這些建在一個EXCEL表里。選校的工作繁瑣而耗時。把這些都搞定后,再根據地理位置、學校名譽、專業(yè)匹配方向(這個很重要哦,比如當時我拿著申請的論文是古典文學方向的,就要查這個學校有沒有研究古典文學的老師)、招生人數(program越大,錄取幾率就越高)進行遴選,最后我前10的學校選了2個,10-20選了2個,20-30的2個,30-50的2個,50-100的2個,加拿大也選了1所。下一步就是準備申請材料了。其實我的準備時間還是挺緊張的,從選校到材料寄出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PS我就是選擇了之前那個調研開頭。當時心想PS要把自己塑造得與眾不同,我傷腦筋地想了半天,覺得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的志愿經歷了(當然比起去非洲建房子之類的國際義工要遜色很多),所以就選擇以這個為主線,把這個跟我的東亞申請扯上關系。然后簡單羅列了一下我在專業(yè)方面的準備,倒數兩段一下選擇這所學校的理由(這個在學院網站上都能查到他們自我標榜的內容)。CV和推薦信很快就搞定了,CV沒什么好潤色的,推薦信呢是老師寫的(原則上……),所以語法文采上不用太計較。比較頭疼的是writing sample,因為不同學校規(guī)定的頁數十分不統(tǒng)一,所以我總是不斷地刪來刪去、修改格式。

把材料寄出后就是緊張加焦慮地等待了。我給每個學校的小秘去信,查詢了一下自己的材料是否都收全了,避免功虧一簣。等待的時間我就找了找兼職做了做實習,還順便跟著找了找工作。我覺得了解社會的評價標準也有利于自己更好的利用研究生階段的時間吧。(大學雖說沒有大段空閑時間,但也有很多日子是睡到日照三竿、刷人人刷到手軟……)

記得剛開始準備出國的時候咨詢了一個申到美國排名十幾名的大學的師兄,他說覺得申前十都沒什么希望,勸我把重點放在十到二十。但實際上,哥大是第一個給我發(fā)錄取的。說自己背景多么牛條件多么硬,這真沒有;哥大到底看中我哪點,我也說不準;但我可以肯定一點,勇于追逐自己的夢想,并堅持下來,總能看到曙光。一路走來,深感美國留學申請的不易,尤其對于期望頂級名校的同學來說,申請的系統(tǒng)工程也可能因為隨時發(fā)生的心理或者技術問題擊潰。

標簽: 大學 留學經驗分享 碩士留學 51offer編輯:Alice
更多>>相關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所在地區(qū): 紐約州 所在城市:New York USNEWS排名: 4

1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